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二次会议第20190440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9-07-05 08:54:49     来源:本网


粤卫案函〔2019〕233号


贺惠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临终关怀的提案(第20190440号)收悉。经综合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医保局、团省委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策鼓励民办临终关怀机构

  临终关怀机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我省积极将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纳入养老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一是逐步建立相应的临终关怀机构及鼓励政策支持体系。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和《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要“发展和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防治和临终关怀等延续性医疗服务的机构”“支持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设立安宁疗护机构”。二是探索制定工作标准。2017年,国家在医疗机构当中增加了安宁疗护中心类别,并出台了安宁疗护中心的标准和规范、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这两个文件,对这项工作做出了规范。2016年—2017年,原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广东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指引(试行)》,省民政厅和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养老机构服务指南 临终关怀》地方标准,明确养老机构临终关怀的相关定义和基本要求。三是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准入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类别、规模、数量、地点等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限制。除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包括安宁疗护机构在内的护理服务机构,在一定社区范围内,为长期卧床患者、老人和婴幼儿、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护理服务者提供护理服务。四是增加资金投入,融入社会公益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购买服务、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安宁疗护事业发展,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满足社会需求。2014年—2016年,我省对“爱心护理计划”临终关怀专业护理机构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补助。2017年起,省财政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列为省财政社会福利专项资金,改为采用因素法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养老爱心护理临终关怀以及养老、残疾人康复、护理员培训等项目建设。此外,在财税政策优惠方面,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意见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对民办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固话网络费用等给予优惠,并积极落实养老机构税收优惠。

  二、关于调整教育体系,增加生命临终教育学科建设

  我省支持推行专业死亡教育体系课程,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等媒体方式传播正确的死知识亡、观念等,培养临终关怀的专业高标准的人才,提高专业素养。近年来,省教育部门围绕落实《广东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粤府办〔2017〕61号),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医高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要求各医学院校要“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了“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实践研究”等3项医学人文类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例如:汕头大学开设了《纾缓医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组织学生参与临终关怀慈善机构的宁养义工服务,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观念意识,提高学生医学道德修养,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HEART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项目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关于调整现有医保政策,扩大人群受益面

  近年来,我省逐步建立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广泛开展临终关怀的发展。一是稳步提高参保人的医疗保险待遇,目前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规定的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87%和76%,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74万和62万。二是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临终老人在内的各类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三是在广州市积极开展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为失能人员提供护理保障。2017年8月,广州市颁布实施《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通过直接在医保基金中筹资,向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保障。截至2018年底,全市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参保人员752万,共5780人享受待遇,基金累计支付10032万元,人均每月支付2335元,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率为79.4%,总体支付率为70.6%。

  四、关于鼓励志愿者队伍及社会人士共同参与临终关怀建设

  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行业志愿服务制度,大力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一是贯彻省文明委《关于发展广东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将临终关怀纳入医院志愿服务重要内容。二是原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于2015年出台《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壮大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明确要求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三是省委深改组2017年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四是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团省委联合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单位实施“益苗计划”,将临终关怀等扶老助残、恤病助医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已连续5年对相关项目予以资金扶持。深圳市、佛山市南海区也先后出台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目前,我省已有省直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中山、惠州、汕头等地市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了医务社工服务,通过组织病友会、病人资源中心、链接志愿服务组织者,以社工+义工(志愿者)的方式,发动和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和社会人士参与到临终关怀的各个环节,对包括临终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在内的各类医务社工服务。全省现有医务社工项目(医院)100多个,全职医务社工有300多名,培育了深圳春暖、广州启创等30家从事医务社工的社会组织。深圳市成立了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团队——关爱探访组,以上门居家服务为主的方式,累计服务6500多位晚期癌症病人;深圳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作为专门从事临终关怀的社工组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省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力。

  下一步,我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确定将我省深圳、汕头、东莞、中山等市列为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同时,我省在总结深圳市罗湖区省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珠海、韶关两市列为第二批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各试点地区将按照国家要求,围绕开展试点调查、建设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等八项任务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二是继续引导高校强化包含生命临终教育在内的医学人文教育,通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和相关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人文素质培养,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开展多种人文实践活动,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是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专题调研,研究出台加快推进医务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医院与社工组织合作设立独立的医务社工服务部、医疗机构购买社会组织专业的医务社工服务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好社工在社会慈善、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柔性作用。

  四是进一步发展行业志愿服务,在队伍培育、项目打造、平台建设、文化推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倡导和推动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组织动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参与进来。

  五是继续提高医保待遇,指导有条件的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按照规定做好各类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工作。

  六是加强工作宣传,通过讲述暖心故事、宣传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公众及病患了解、接受临终关怀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2019年7月3日

  (联系人:高迎春,电话:8336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