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40132/2015-00458 分类:
发布机构: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5-06-25
名称: 熟悉而陌生的“炒饭综合征”
文号: 发布日期: 2015-06-2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熟悉而陌生的“炒饭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5-06-25  浏览次数:-

    这样的经历也许很多人都很熟悉:忽然身体不适,出现短暂较轻的呕吐和腹泻,怀疑自己是食物中毒,却又想不起吃过什么可疑食品。
    专家提醒,这很可能就是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了。这种食物中毒也被称为“炒饭综合征”。听着是不是觉得很陌生?专家马上为您介绍。

    蜡样芽胞杆菌中毒引起“炒饭综合征”
    ●剩饭保存不当(保存温度在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后,杆菌在其中得到繁殖并产生毒素。
    ●许多人喜欢以剩饭做炒饭的材料。若剩饭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炒饭综合征”因而得名。
    ●引起“炒饭综合征”的是蜡样芽胞杆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导致中毒的食品多为剩米饭、米粉、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
    ●蜡样芽胞杆菌中毒最常发生在夏、秋季(6-10月)。
   

    蜡样芽胞杆菌中毒有哪些症状?
    ●呕吐型胃肠炎:潜伏期短则0.5―2小时,最长为5―6小时。表现有恶心、呕吐、头昏、四肢无力、口干寒颤、胃部不适和腹痛。少数病人有腹泻和腹胀,一般体温不高,病程约1天左右,预后良好。
    ●腹泻型胃肠炎:潜伏期较长,平均10―12小时。表现以下部胃肠道症状为主,包括腹痛、腹泻,偶有呕吐和发烧等,病程约1天左右,预后良好。

    专家提醒:不食用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
    ●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品外观一般无明显变化,看不到腐败变质现象,因此难以通过肉眼辨别是否受到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蜡样芽胞杆菌在室温下迅速繁殖,产生的毒素可耐受100℃达30分钟,一般的烹调方式无法将其破坏。
    因此,避免蜡样芽胞杆菌中毒最重要的是做好食物的保存: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不食用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4℃以下保存,即使在冰箱里也不应储存食物过久。

替换文字

    转载自: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替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