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180307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卫案函〔2018〕128号
王劲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通过推广临终关怀事业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提案(第20180307号)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是当前和今后我省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顺应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生命质量,是建立健全生命全过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关于制定政策顶层设计和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议
一是我省2015年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25号),提出要“发展和加快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防治和临终关怀等延续性医疗服务”,2016年我省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78号),提出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其为参保老年人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险报销。科学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制定集医疗和养老功能为一体的老年养护院基本标准,支持公立医院资源富余的地区逐步将区级或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二是2017年出台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等13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通知》(粤卫〔2017〕153号)提出,推动安宁疗护机构发展,加快安宁疗护人才培养,逐步提升安宁疗护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各类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机构等,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省财政已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列为省财政社会福利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2016-2017年,省财政共下达中央和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8.47亿元,其中,2017年比上年新增预算安排资金1.27亿元,着力推进我省各地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支持养老爱心护理临终关怀以及养老、残疾人康复、护理员培训等项目建设,有效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在财税政策方面,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意见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固话网络费用等给予优惠,并积极落实养老机构税收优惠。
二、关于设置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开展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是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试行)》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明确了安宁疗护中心的床位、科室设置、人员、建筑要求、设备等基本条件和要求,明确了安宁疗护实践是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二是我省制定了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服务指南临终关怀》,明确临终关怀的相关定义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指导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三是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底选定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市(区),并要求各省结合实际,自行选定本省(区、市)的试点地区组织开展安宁疗护工作试点。根据文件精神,我省2017年12月确定了深圳市罗湖区为我省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单位已出台工作方案,组建相关团队,并于2018年4月初到北京考察学习,全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接下来,我省将积极指导试点单位开展工作,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省内合适的地区扩大试点范围。
三、关于以三级医院为依托促进临终关怀机构发展及提高医保护理报销额度的建议
一是建全省分级诊疗资源体系,明确临终关怀服务提供机构。2016年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更加注重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主体主要是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延续性或慢性病医疗护理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临终关怀床位或家庭病床,提供居家护理服务。重点扩充临终关怀服务项目,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确保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性。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与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协同,为慢性病、老年病等患者提供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互动护理、家庭病床、医疗康复等服务。充分发挥不同举办主体医疗机构在分工协作机制中的作用。二是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保障失能人群的长期护理需求,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按照国家部署,我省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于2016年6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将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作为服务内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于2017年8月1日实现待遇给付。
四、关于加强宣传,促进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对临终关怀的了解的建议
我委同意委员提出的加强宣传,促进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对临终关怀的了解的建议。由于临终关怀理念在国内的发展一直相对迟缓,相关理念的宣传推广仍不到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临终关怀的社会认知度、接受度并不高。我委高度重视对临终关怀的社会宣传,支持各级各类医疗、养老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临终关怀宣教工作,引导社会形成对临终关怀的正确认识。
下一步,我委将与省财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密切联系,做好临终关怀有关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一是继续研究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支持有关组织发起成立临终关怀相关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落实现有临终关怀的相关政策,推动临终关怀的有关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工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机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指导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开展工作,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省内合适的地区扩大试点范围。三是总结借鉴广州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经验和做法,加快构建适应医养结合要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四是进一步加强临终关怀服务宣传,通过讲述临终关怀暖心故事、宣传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公众及病患了解、接受、选择临终关怀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
2018年6月12日
(联系人:罗培培,联系电话:020-83802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