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180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2018-06-28 17:06:28

粤卫案函〔2018〕152号



民建广东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宜居大湾区的提案(第20180157号)收悉。经综合省港澳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争取国家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建议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发展健康产业是一项重点任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到2030年健康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的《“健康广东2030”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省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健康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明确结合大湾区建设“打造本土特色浓厚、具有示范效应的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品牌”。大湾区优质资源集中,健康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去年6月国家公布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我省广州南沙新区在列。我省将继续积极推动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契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试验区,推进健康广东和健康中国建设。

对于提案提出的“放宽特定区域和医疗机构在港澳药品及医疗器械方面的进出口限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等条款内容,省里正在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海关进一步沟通协调。

    二、关于“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统筹协调机制”的建议

    2018年1月9日,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三方联合主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大会主题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旨在为粤港澳三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药卫生与健康产业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医药卫生政策衔接,鼓励大会有关单位组成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医教研产良好结合,实施医药卫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聚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医药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促进大健康产业繁荣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会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香港食物及卫生局、澳门卫生局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政府指导、市场促进,先行先试、有所作为,发挥特色、互惠共赢”的合作原则,约定建立医学人才进修和培训基地,促进港、澳青年专家来内地交流和执业;建设港澳医药卫生从业人员创业就业基地,规划创建医学园区(医疗中心),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来粤独资办医,或引入港澳资本、港澳知名医学院校与内地法人合作办医;组建医养结合战略合作联盟,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粤港澳大湾区医养结合机构,为粤港澳居民在内地养老就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开展互联网+医疗及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产业等合作,推动中医药产品繁荣发展;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法治交流合作;拓展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信息互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传染性疾病等防控合作和卫生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大湾区联合救援和患者转送等机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打造世界一流健康大湾区。大会还进行了粤港澳三地其他26个合作项目的签约文本交换。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进粤港澳医药卫生领域的务实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带来更多、更完善、更便利的医药卫生服务。

  下一步,我省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编制出台大湾区医疗卫生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统筹协调机制,打破壁垒、改革创新,让健康产业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大湾区框架范围内顺畅流动,推动湾区形成规范、成熟、适应国际市场的健康产业体系。

三、关于“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创业高地”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积极畅通人才流通渠道,采取的举措有:一是统筹实施粤港、粤澳暑期实习计划。从2015年开始,每年提供大量优质实习岗位,组织超过2000名香港青年到珠三角七市实习交流,帮助他们加深对广东就业市场、职场文化的了解。二是协调推进港澳同胞在广东学习、就业、生活便利措施的研究、出台。积极配合国务院港澳办开展专题调研、汇总相关意见建议,争取有关便利化措施在广东率先落地。三是推行医师多点执业。2016年起,我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所有类别的医师及护士第一执业地点报备制、省域注册有效制、多点执业注册网络备案制,推动医务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把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建设,并着重从以三个方面落实: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自身服务能力。通过我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重点引进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善于解决疑难复杂疾病的一流医科科学家和专科领军人才,组建一批医学创新团队,使两院院士和世界级、国家级称号的人才占比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医学尖端人才数量翻一番。二是建立并完善粤港澳卫生健康人才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按照签署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做好粤港澳全科医生培训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粤港联合培养认证专科护士项目、深港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等项目的落实与跟进,及时解决相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积极开展新领域、新项目的合作,争取尽快建立粤港澳医学人才进修培训基地和港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广东创业就业基地,促进港、澳青年专家来内地交流、执业。三是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等12部门印发的《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的相关精神,鼓励港澳卫生健康人才在区内创新创业,并在税收、住房、知识产权保护、执业资格审核等方面给予优越的服务保障。

四、关于“完善市场管理体系,激发健康产业发展活力”的建议

2016年6月,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粤府办〔2016〕51号),出台公开设置规划、简化行政审批、放宽机构准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医保同等对待等11项具体优惠政策和5项保障措施,重点推动“放管服”改革,打通制约社会办医的各种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医疗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省政府于2018年1月印发《广东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方案》(粤府办〔2018〕5号),提出了“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支持发展专科化专业化服务”、“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和特色”、“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等七个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实现社会力量办医服务创新能力和行业发展水平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社会办医潜力和活力充分释放,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我省将进一步支持港澳服务提供者在珠三角设置独资、合资或合作医疗机构,引进港澳医疗管理经验和专业团队,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开展学术交流和死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激发健康产业发展活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

                             2018年6月21日

    (联系人:洪令瑶,联系电话:020-8388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