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贤在全国2019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会议上介绍我省经验
时间:2019-07-02 08:46:34 来源:本网
刘冠贤同志在全国2019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会议上介绍我省经验
会议现场
6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西藏拉萨召开了2019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县级医院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我委巡视员刘冠贤在会上介绍了广东以学科融合、人才融合、情感融合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介绍了对口帮扶西藏县级医院的工作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高度肯定。
我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硕果累累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创新举措和成功实践,是关系民族团结和造福藏区百姓的大事。广东高度重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探望慰问医疗卫生援藏队员,指导医疗卫生援藏工作。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学科融合、人才融合、情感融合推动“组团式”援藏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协助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是藏东南区域第一个三甲医院,同年还协助林芝市以自治区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2018年协助医院成功入选“国家级现代化管理试点医院”,这是西藏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医院。医院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数均比开展“组团式”援藏前翻了一番。我省“组团式”援藏工作被评价为“超乎预期、深受教育、令人鼓舞”。近年来7人荣获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自治区级奖项,荣获地市级奖励40多项。广东医生杨磊还代表第二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团队到中央电视台领取全国“最美医生团队”奖杯。
从2016年至今,我省安排卫生健康对口援藏项目建设资金约2.1亿元,支持受援地实施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信息化建设、“组团式”对口援藏等项目。目前,项目资金拨付率100%,项目完成率100%。共为林芝市医疗卫生系统安排3批“组团式”医疗人才、8批柔性人才、4批等级医院评审专家、2批包虫病筛查流调专家等共计268人次。
“以院包科”,推动学科融合
我委段宇飞主任对帮扶林芝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亲自抓、重点推,多次强调“组团式”援藏决不能简单地给钱、派人,而是要为医院发展做好长期规划,真正提升内涵建设,变“输血”为“造血”。一是制定路线图。我委与林芝共同确立了从“创三甲”到“强三甲”的路线图,并协助林芝市编制“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帮助医院制定《建设藏东南区域先进医疗中心发展规划》、重点专科、人才培养等系列中长期规划。规划外安排8000万元经费支持林芝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在17年通过“三甲”评审后,继续推动精细化“强三甲”工作,力争三年后达到高水平三甲医院运行标准。二是实行“以院包科”。拿出全省最优的资源,由复旦版全国排名前十的专科牵头,安排14家三甲医院与林芝市人民医院19个科室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举全院之力来完成“包科”任务,让“最好的老师带出最好的学科”。目前已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建成了14个市级重点专科,并着力打造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仅2018年就开展新技术65项,填补林芝市21个领域空白。三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南方医院、中山大学、深圳罗湖医疗集团分别与医院共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数字诊断平台、超声机器人远程诊疗系统等。还计划外争取了300万,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同建设“互联网医院”。
“柔性援藏”,推动人才融合
为解决林芝地区医疗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我省在“组团式”援藏基础上,创新开展“柔性援藏”帮扶模式。一是启动“换血计划”。组派年轻医护骨干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3-6个月的柔性援藏和志愿服务,既缓解人员紧张问题,又每年替换出至少30名以上当地医护人员到广东省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三年来共有160余人来我省进修学习,力争3-5年完成高年资医务人员的轮训。我省已派出100多名专家到林芝举办培训16场次,培训全市医护人员570余人次。“组团式”援藏专家开展各类培训72场次。二是开展“师带徒”。探索“导师团”带教模式,由主导师牵头,与3-5位辅导师共同制定1位本地学员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全面的诊疗思维,切实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结合广东的“牧羊人、领头羊、羊群”人才培训“三羊计划”,实施推进医院“雏鹰、雄鹰、精鹰人才精英计划”。三是推动医学教育。从今年开始,省内举办的各类重要培训班同时给西藏一定名额。推动暨南大学与医院共建“硕士研究生班”,并挂牌暨南大学附属林芝医院,今年6月已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共有50余名医护人员开始接受硕士课程培训。积极协调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对林芝市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进行调研指导,力争早日建成“四证合一”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
用心用情,推动情感融合
我委从践行“四个意识”的高度,用心用情用做好“组团式”援藏工作,推动广东和西藏、前方和后方情感交融,亲如一家。一是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和助医助残等活动。组织援藏专家为农牧民家庭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29人,统筹安排78万元资金为确诊的17例患儿赴广州实施免费手术治疗。安排11万元为当地白血病患儿、先天性脑瘫患儿等实施医疗救助。组织援藏队员150余人次到27家乡镇卫生院、25个偏远山村送医送药、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义诊近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农牧民看病难、难看病问题,被称为广东来的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帮扶的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海拔高达5000多米,还经常停水停电,但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在当地开展适宜项目76项,解决了当地20项医疗急需,培养了20名技术骨干,诊疗人次超1.5万,还成功帮助该中心通过了二乙评审,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书写着粤藏一家亲的感人乐章。二是关心关怀援藏队员。每年省领导、委领导多次探望援藏队员,并发文要求援助医院的院领导每年至少要去西藏慰问一次援藏队员,对援藏队员在职称评审、生活补助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关心援藏队员家属。着力打造广东医生援藏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座谈会、一个宣传片、一个纪念牌、一次微党课、一次授旗仪式”等系列医疗援藏文化活动。积极宣传广东医生援藏先进事迹,组织媒体进行集体采访报道,制作“天南地北广东医”等宣传片。我省形成了以援藏为荣的良好氛围,每次征集柔性援藏队员时均有数百人踊跃报名。
接下来,我委还将认真落实中组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创新“组团式”援藏工作模式,努力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为全国医疗对口支援工作探索更多经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