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专家解读

时间:2022-08-19 12:15:41     来源:本网


专家解读一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健康广东

  走在全国前列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 省医改专家库成员 王冬


  今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对于广东来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结束,这次党代会紧扣“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主题,全面部署今后五年各项工作,是指导广东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施工图、任务书。省党代会要求深化落实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位列第八项重点任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之中。

  近日,《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粤办函〔2022〕260号,下文简称《任务》)正式发布。这个《任务》是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卫生健康工作的阶段性具体化举措,是推进健康广东走在全国前列的全省医改指导性文件。整个文件与国家发布的今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22〕14号)保持逻辑架构一致,也分为四大版块: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在全面落实完成国家医改“规定动作”之外,二十二条具体任务处处又体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精神,秉持广东医改一张蓝图绘到底,采取了一系列“自选动作”,打造“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个人认为,“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是医改目标,“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是医改精神,“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医改基石,“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是医改途径,具体表现在“四个持续”:

  一、在“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上持续发力

  广东省医改持续围绕“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该《任务》在国家医学中心基础上提出加强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提升高峰的“高度”,持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拓宽高地的“宽度”,通过优质资源扩容优化,机制改革创新,增加基层的“厚度”。提出了一些突破性举措,如“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相关经费打包给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加强指导、监管与绩效考核,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拨付”、“将辖区医疗机构部分专家号源、住院床位、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经家庭医生转诊的居民可优先就诊、检查、住院”等,将实质性推进有序就医和诊疗格局,给全国医改带来示范效果。

  二、在“三医”联动上持续破冰

  改革破冰是广东的精神,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注入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在深入推进医改进程中,广东省认真学习和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实施方案。学习三明医改,不是仅仅学习三明市医疗改革的做法,更是要吃透三明医改精神,以更大魄力更高起点,从高位推动“三医”联动,《任务》中提到“推动党委政府落实保障激励责任,协调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各地医改领导小组要不定期组织召开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开展医改工作调研”。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人事薪酬改革和综合监管持续破冰前行,《任务》中在医保支付改革提到:“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促进区域或医疗联合体内合理就医”,在公立医院人员薪酬方面“进一步优化医院支出结构,年底前力争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42%”。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方面突出以实践能力业绩为导向,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依托医疗大数据构建量化评价体系,同时下放评审权限,比如“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医院(含中医院)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三、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上持续完善

  广东公共卫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新冠肺炎疫情仍暴露出我省公共卫生体系上的短板,短板不是仅仅在于硬件,更主要是在于体制机制建设。《任务》结合广东实际,增加了改革性“自选动作”,围绕短板,提出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比如“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交叉培训机制、鼓励人员双向流动”、“健全疾控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总结广州、阳江等地公共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试点经验”,同时也学习兄弟省份好的做法,加快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鼓励各地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平台。

  四、在“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深化

  医改是“一把手”工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研究部署深化医改工作,省长担任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多次实地调研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今年省医改专家库顺利组建并已初具规模,积极为广东医改建言献策。在《任务》中进一步具化国家今年医改的重点任务,如明确2家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创新体制机制,遴选一批省级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打造现代化医院样板,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任务》中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监管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召开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等。同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和信息化的支撑,《任务》也进一步提出推进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全省电子健康码“一码就医”。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只要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咬定健康广东的初心使命,必然能推进健康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专家解读二

  深化改革 创新格局

  筑牢广东“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省医改专家库成员 王东


  近日,《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粤办函〔2022〕XXX号,下文简称《工作任务》)正式发布。这是在我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广东省发布的全省医改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于一直走全国医改前列的广东而言,令人满怀期冀。广东省的《工作任务》将此前国家发布的2022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21〕14号)包含的四大板块21项,细化并扩充至22项,完善了持续推进医疗高地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疾控体系建设和强化各地政府投入责任落实等四项重点任务;增加了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层医疗卫生“网底”,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以及发挥科技、人才和信息化支撑作用等四项重点任务。那么,广东是如何保证既能完成国家部署的“规定动作”,又能结合本省工作实际,鼓励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合理增加和有机融入“自选动作”呢?通过对国家和广东文件学习和深入剖析,个人认为,《工作任务》体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方针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改事业必须贯彻和践行这一方针。《工作任务》要求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国家级战略切实贯彻,全力创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区的广东,医改工作力求筑牢“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践行着全面和高质量推动医改的新要求,努力提升市县级医院医疗救治水平、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层医疗卫生“网底”和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广东医改在基层不断完善县域共同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21年底,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超65%,这是广东实施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帮扶工程,部署“强基层”新三年行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梯次下沉的有效成果。此外,广东加大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力度,完善了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及其监测评价机制,目前基层病种参考范围从最初500种扩大到919种,适宜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实行同病种同分值,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方的引导,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广东医改强化公立医院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并积极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工作,实现了广东医改向纵深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守传承与特色

  广东医改传承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稳扎稳打、坚守特色等特点,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铸就广东医改新气象。广东医改的每一环节,都建立在前期充分试点或结合广东特点来开展。《工作任务》设计和优化了众多广东特色的新格局发展行动方案,例如:第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家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临床重点专科群、高质量人才队伍、“三位一体”智慧医院等建设行动,打造现代化医院样板。第二,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如,广东率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激发基层队伍内生动力。第三,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切实做好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及物价政策的协同,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药品的使用,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全省和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战经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广东在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已实施全省统一的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分值库,广州率先推行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改革。第四,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如广东率先在全国出台《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推动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释放新活力。第五,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如作为广东特色的中医药事业,广东提出深入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打造中医名院体系,建设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并推动一批市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达标上等”,启动“十四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这些方案都充分体现了广东医改的区域特色与优势,为广东医改注入不竭活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新发展,优化体系与机制

  在以创新驱动促进“广东特色”高质量发展和“双区”建设大背景下,广东医改采取了如下路径,实现医改工作体系与机制的优化。第一,建设高端创新医疗资源聚集的要素环境,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化。以高水平国际医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领,优化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全省区域医疗中心总体布局,谋划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重点疾病基层诊治能力。第二,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健全基层卫生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管镇用”改革、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工程等工作,建立“组团式”帮扶与县域医共体有机融合机制,精准施策,全面优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2017年以来,广东的城市医疗集团从290多个扩大到62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从15个地市各1个县域试点扩大到104个。第三,促进医保和财政等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完善健康服务体系。落实和完善村医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结果等挂钩的财政补助长效机制,研究探索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机制。如阳西医改按照“一家人、一盘棋”的理念,全县医院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人员融、管理融、信息融、考核融和服务融,进行优势互补,组建成紧密型县域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广东医改系列政策的落实,将从体系和机制上,助力广东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全面提升。

  四、统筹发展改革新重点,强化支撑与协同

  针对广东医改中存在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以及政策和服务的离散化等痛点和难点问题,广东坚持“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注重夯实基层,发挥优势,全力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广东在统筹医改领域发展的重点工作中,体现着如下亮点:第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工作支撑与协同的前提和基础。广东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构建了医疗、医保信息、医用耗材通用名通用数据库、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知识库、规则库,强化了医疗信息标准化对医疗服务决策的支持作用,推进了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例如,广东已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居民电子健康码与“粤康码”协同应用,落实了全省电子健康码“一码就医”。第二,打造极具广东医改特色的政策环境,强化医防协同。在《工作任务》中广东强调落实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和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工作协同,通过采取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交叉培训机制、鼓励扎根防病治病一线与人员双向流动等措施,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与工作协同精神,实现医防协同更进一步发展。第三,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与疾控体系建设,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广东大力依托和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实施高水平疾控中心综合建设项目,强化市县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同时,依靠大数据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水平,完善全省疫情防控数据库,分级分类做好重点地区管控,真正实现精准防控、精准施策。

  综合上述,广东医改依靠大格局、高质量、建机制、强基层、促健康等新理念,持续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动力。深化改革、创新格局,广东医改正践行更为主动的“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思路,围绕“高质量、提效能、防风险、优服务”,筑牢广东“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


相关文件: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