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2022食品安全宣传
哈夫病
时间:2019-06-19 17:00:17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1、什么是哈夫病?
哈夫病(Haff Disease),即haff病,在美国又名“泻湖病”。多指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因在哈夫港首次发现而得名。目前怀疑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
2、哈夫病的起源是什么?
哈夫病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地区首次发现。1924年夏秋,在波罗的海哥尼斯堡的Haff海滨出现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肌肉僵硬疼痛,无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发热和肝脾大,部分病人存在咖啡色尿,临床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据调查这些患者近期均有煮熟的鱼类进食史,包括淡水鳕鱼、鳗鱼、梭子鱼等。此后9年,该病周期性于夏秋季在哈夫海滨地区发生,导致近1000人患病。但1940年以后,就突然消失了。直到1984年才在美国有报道,此后报道了20多例。类似Haff病的描述还出现欧洲、巴西、日本等地区。2010年南京地区发现食用小龙虾致横纹溶解综合症患者,中国首次提出Haff病诊断。从2010年至今,全国共10省出现过类似病例,具体致病因子及机制未明。
3、哈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哈夫病患者以横纹肌溶解症的突然发作为典型临床表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横纹肌急性损伤引起肌纤维细胞破裂和坏死后, 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乳酸脱氢酶进入外周血液造成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全身肌肉僵硬、疼痛(酸痛),部分病例会出现酱油色尿,但通常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少数出现消化道症状,大部分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哈夫病患者的临床病程长短和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可能出现死亡,轻者经或不经治疗可在短时内恢复。实验室检查有血液肌红蛋白浓度升高、肌红蛋白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等。
4、哈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
1) 夏秋季节发病较常见;
2) 病例在发病前均有过淡水水产品的进食史;
3) 进食后24 h 内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状,表现为躯干和肌肉的疼痛和无力,无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预后较好;
4) 肌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
5、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可能因素
1) 食源性:
能引起人横纹肌溶解的食物主要有毒芹、个别品种毒蘑菇和水产品。水产品除了小龙虾,还有淡水鱼如淡水鳕鱼、鳝鱼、梭子鱼、鲤鱼、银鲳鱼、黑银板、淡水鲳、水牛鱼等;
2) 遗传性疾病:多种酶缺陷、点突变引起的肌代谢紊乱,如镰刀形细胞特征。
3) 获得性疾病:
肌肉外伤:如肌肉挤压伤、冻伤、烧伤、电击伤等;
缺血性损伤:血管闭塞;
肌肉运动过度:高强度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军事训练;惊厥、哮喘、癫痫等的持续状态;
还有中暑、代谢性疾病、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等都能引起横纹肌的溶解,其次饮酒、药物或化学毒物也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6、如何减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
1) 食用鱼类时,要处理干净;小龙虾最好在食用前先在清水中放24小时,使其吐出体内的泥土;
2) 小龙虾尽量少吃虾黄,不吃虾头、虾线部位,也不要一次食用过多;
3) 烹调水产品时,要蒸煮至少30-40分钟,保证食物熟透,还有杀死食物中可能的寄生虫;
4) 尽量不要吃不新鲜、来历不明和不认识的水产品,发生赤潮的海域捕捞的海产要慎食或不吃,避免食物中毒;
5) 运动时避免强度过大,应该循序渐进,适量运动。
7、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症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一旦食用鱼类或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乏力,肌肉酸痛,面色苍白、酱油色尿等症状,应该立即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参考文献
[1] Administrator. 哈夫病食用鱼类的特性归类[J]. 2011:41.
[2] 进食蝲蛄导致Haff病六例报告[J].
[3] 马宁, 李凤琴, 李宁, 等.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06):564-567.
[4] Haff Disease概述-黄熙(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0213481)[J].
[5] 李绕明, 李欣, 厉曙光. 食用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11):818-821.
[6] 青蓝. 谁溶解了你的肌肉[J]. 人人健康, 2010,(20):48.
[7] 韩玲, 张均. 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例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1,(05):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