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全民营养周


发芽马铃薯中毒防治知识

时间:2019-06-19 17:20:50     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5151425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卫生监督所接到市医院电话报告,22例患者因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同时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接到报告后经卫生监督员现场进行调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证实是一起食用未经彻底处理的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龙葵素中毒事故。

(一)发芽马铃薯简介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50409160459481001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等,是我国北方冬季主要的蔬菜之一。如马铃薯贮藏不好,容易发芽,皮肉变绿,含有较一般马铃薯高5~6倍的马铃薯毒素——龙葵素(solanine,也称龙葵碱)。龙葵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碱,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破坏其毒性。吃极少量龙葵素对人体不一定有明显的害处,但是如果一次吃进50g已变青发芽的马铃薯(约含200mg龙葵素)就可发生龙葵素中毒。


(二)发芽马铃薯中毒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潜伏期10 min~3 h,短者数分钟。发病初期为口腔及咽喉部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耳鸣、瞳孔放大、怕光等症状。症状较轻者,1 h~2 h后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重症患者,因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脱水、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昏迷,伴全身虚弱和衰竭,严重者可因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皮肤粘膜青紫、大脑缺血性损伤,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鉴别诊断: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不洁饮食摄入史,往往有同席多人集体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急性呕吐与腹泻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另外,龙葵素中毒还可见于含有龙葵素或被龙葵素污染的食品,如为充分成熟的番茄、其他含有龙葵素得茄科类食品等。

(三)诊断依据

1.食用发芽马铃薯史。

2.临床症状和体征和发芽马铃薯中毒特征相符合。

3.实验室检查:从可疑食品、患者胃内容物或呕吐物中检出龙葵素;有文献指出可用Wotzal氏法进行定性检查[4]

4.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在病人的呕吐物和肛拭子中未检出致病菌。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从患者胃内容物或呕吐物中检测出龙葵素,可确定。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从患者食用剩余的可疑食品中检测出龙葵素,经食物摄入量换算,摄入的龙葵素不少于200 mg,可确定。

(四)流行病学特点

发芽马铃薯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春季潮湿温暖,马铃薯不宜保存,所以在春、夏季节多发,无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农村家庭散发,集体食堂时有发。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与芽部清除多少、烧煮程度、进食量有关,进食量大的患者潜伏期短,病情较重。马铃薯龙葵素是一种弱碱性糖苷,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

(五)急救与治疗

对马铃薯中毒目前没有特效疗法,尽早排出毒素对预后有很大影响: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必要时对患者催吐、洗胃、清肠,以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

2.治疗:对症治疗,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有呼吸困难者,予吸氧,注射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者用人工呼吸机。出现肠源性紫绀,可用亚甲蓝。

(六)预防措施

1.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在农村和马铃薯生产基地,普及和加强马铃薯保存的知识,防止马铃薯发芽是预防中毒的根本保证。马铃薯应保存在干燥通风、低温、无阳光直射处。

2.家庭食用马铃薯前,应将生芽及周围部位削去,将削好的马铃薯放于冷水中浸泡30min以上,使残余毒素溶于水。对生芽过多或皮肉已青紫者,不能再食用。因龙葵素加热破坏、遇醋分解,下锅炒马铃薯时应放一点醋,且宜红烧、炖和煮。

3.及时将马铃薯个案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教育群众不要购买和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参考文献:

[1] 高伟艳.发芽马铃薯引起食物中毒22例调查报告,中国煤炭工业医志.2006,9(08):884.

[2] 黄飞.《卫生应急实用手册》2007,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237-239.

[3] 张海华.食用马铃薯引起龙葵素中毒20例分析,右江医学.2012,40(02):250-251.

[4] 张敏等.一起食用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现代预防学.2000,27(02):241.

[5] 于梅.发芽马铃薯中毒,中国乡村医学杂志.2001,8(12):54-55.

[6] 仇日火.一起食用发芽马铃薯所致人畜集体中毒,解放军预防医学志.1999,5(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