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李斯特氏菌
时间:2019-06-19 17:23:27 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什么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s,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是李斯特氏菌属的8个菌种中对人类致病的力最强的菌种,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均无致病性。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有13种血清型,其中1/2a,1/2b,4b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型别。其引起的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相对少见但十分严重,是致死率非常高的食源性致病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0℃~45℃都能生存,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冰箱的冷藏温度4~6℃下仍可以大量生长繁殖,这意味着食物在冰箱内冷藏也无法将单增李斯特氏菌置于死地,也是该菌不同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特征。
二、危害、典型症状、易感人群
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分两种:(1)肠道型感染。肠道型的潜伏期很短,通常从食入污染食物的8~48小时,病人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几天即可痊愈。(2)侵袭型感染。侵袭型的潜伏期非常长,2~12周。单增李斯特氏菌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却高达30%~70%。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人体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对其进行清除,因此,易感人群为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或有缺陷的新生儿、孕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其中,孕妇感染李斯特氏菌本人只会表现出轻微感冒症状,但却能引起胎儿感染,造成胎停、流产等严重后果,据统计约1/3的感染孕妇会发生流产。
三、最常见的污染食品
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粪便、植物、饲料、原料乳中都能被离出。WHO的调查表明,4%~8%的水产品、5%~15%的乳及乳制品、30%的肉及肉制品均被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同时,该菌还能寄居在人类肠道中,一般人群粪便带菌率为2~10%。我国近几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
单增李斯特氏菌通过食物污染传播,经消化道感染。引起中毒的原因往往是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污染食品。例如冰箱内冷藏的牛奶、冰淇淋,若受到生肉表面李斯特氏菌的交叉污染,取出直接食用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四、流行状况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美国每年约有2500例李斯特菌病例,其中约有15%~30%死亡。2011年美国暴发了由污染香瓜引起的李斯特菌感染,范围涉及18个州,72例病人中有13例死亡。1998年夏季,我国香港和台湾都出现了李斯特菌暴发,冰淇淋、雪糕等被污染,造成许多儿童发病。
2013年,我国首次在北京监测到2名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导致的孕妇流产病例,两名病例在发病前一个月均曾经食用即食食品。
五、我国管理方法
我国由于暂无单增李斯特菌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因此缺乏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中毒报告资料。我国在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制定了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限量标准,规定同一批次采集5份各25g,均不得检出单增李斯特氏菌。
六、预防处理
单增李斯特菌不耐高温,一般经60℃10分钟可被杀死。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生吃肉类、蔬菜,生食瓜果应彻底洗净并擦干;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牛奶和生牛奶制成的食品;冰箱食品生熟食分开,避免在冰箱内长时间存放食物;冰箱中取出的食品要经过彻底加热再食用,温度必须达到70℃且持续两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