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时间:2013-04-23 10:58:43     来源:


“十一五”时期,全省卫生资源总量增加,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疾病防治能力逐步增强,卫生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统计数据显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17.44 /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3.14/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8.09‰下降到2010年的4.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5年的9.76‰下降到2010年的6.05‰,2009年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卫生事业的进步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突出的贡献。现将“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十一五”时期,全省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卫生投入总额逐步加大,个人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人员素质日益提高,卫生设施得到完善。
(一)卫生机构总数增加。
截止2010年末,全省卫生机构总数(不含村卫生室)1.65万个,比“十五”期末增加223个。其中:医院(1088个)增加1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67个)增加1375个。由于撤、消、并、转等原因,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47个)减少10个,卫生院(1356个)减少107个,门诊部所等(11037个)减少1167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保持稳定,增减幅度较小。
另,全省设立村卫生室2.83万家,较“十五”期末增加4576家,增长19.5%。
按医院等级分:全省1088家医院中,三级78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6个),二级448个(含未定等级政府办县及县以上医院155个),一级211个,其他医院351个。
(二)医疗机构床位数稳步增长,卫生设施得到改善。截止2010年末,全省医疗机构拥有床位30.0万张,其中:医院22.4万张(占床位总数的74.7%),卫生院5.3万张(占17.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6万张(占1.9%),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万张(占4.2%)。与“十五”期末相比,医疗机构共增加床位9.0万张,年均增长7.4%,其中:医院增加7.1万张,年均增长7.9%;卫生院增加1.4万张,年均增长6.3%。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2005年的2.28张增加到2010年的3.08张(人口数为推算数,下同)。
通过五年的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平均每个县级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从2005年的9197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1296平方米,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从2580平方米增加到2898平方米。平均每个县级医院万元以上设备从2005年的56台增加到2010年的84台。政府为乡镇卫生院添加了主要常规设备,硬件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卫生人员总量增加,卫生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末,全省卫生人员(不含村卫生室,下同)达55.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6万人,管理人员3.0万人,其他技术人员2.0万人,工勤技能人员5.4万人。与2005年相比,卫生人员增加18.6万人(增长51.0%),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4.9万人(增长50.2%)。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6.8万人,注册护士16.6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5.0万、6.7万人。201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从2005年的1.28人提高到2010年的1.73人,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从2005年的1.07人提高到2010年的1.70人。
“十一五”期间,通过组织培训,开展对口援助及执业医师招聘等多种手段,基层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卫生人力资源信息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31.2%的卫生技术人员拥有大专学历,27.6%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8.9%的执业(助理)医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与“十五”期末相比,全省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职称构成显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者占8.2%,中级职称者17.0%,初级职称者65.6%,其他职称者9.3%。与“十五”期末相比,卫技人员高级(含副高)职称比例提高 1个百分点。
(四)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不断增加,居民个人支出比重持续下降。
2005-2008年期间,全省卫生总费用分别为797.6、884.5、992.2、1170.7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分别为120.6、143.5、179.8、255.6亿元,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为270.8、321.9、362.9、423.1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406.2、419.1、449.5、492.0亿元。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5%,16.0%,6.6%,政府卫生支出增长速率远高于个人卫生支出。200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3.3%,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费用的比重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08年的42.0%,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05年的15.1%上升到21.8%,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5.3%上升到6.8%。政府卫生投入速度快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2005-2008年,人均卫生费用从2005年的867.5元增加到2008年的1226.7元,年均增长12.2%,增速较快。
二、医疗服务
“十一五”期间,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显著改善,医疗服务工作量大幅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居民看病、就医难问题有所缓解。
(一)着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95亿元支持我省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47个,乡镇卫生院163个,社会卫生中心17个。2010年我省对乡镇卫生院按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省财政投入8.09亿元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村卫生站建设基本完成,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逐步展开。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得到加强。截止2010年底,全省67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医院289所、妇幼保健机构6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7所、卫生监督所63所,上述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7.6万人。全省拥有乡镇卫生院1272个,床位4.9万张,卫生人员总量8.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6万人)。与2005年相比,乡镇卫生院数量减少119个(部分机构合并或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床位增加1.1万张,卫生人员增加1.2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从2005年的0.99张增长到2010年的1.21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从1.80人增长到2.02人。全省2.8万家村卫生室,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7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万人(其中:乡村医生3.1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从2005年的0.84人增加到2010年的0.85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6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59个。与2005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4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907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6万人,比2005年增加3.1万人。
(二)医疗服务总量大幅增加
1.门诊量增长46.3%,住院量增长77.6%。2010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超过6.0亿人次,其中:医院2.6亿人次(占43.79%),卫生院1.0亿人次(占16.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8亿人次(占13.5%)。与2005年相比,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增加1.9亿人次(增长46.3%),其中:医院增加0.7亿人次,卫生院增加0.2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0.7亿人次。全省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2.4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2.8%,比2005年增长35.4%。2010年,全省居民到医疗机构平均就诊6.2次。
2010年医疗机构出院人次数达到1024.7万人次,其中:医院708.8万人次(占69.2%),乡镇卫生院200.9万人次(占19.6%),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115.1万人次(占11.2%)。与2005年相比,出院人次数增加446.4万人次,其中,医院增加315.7万人次,乡镇卫生院增加68.2万人次。
2.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所占比重提高。2010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达16075.9万,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26.7%;与2005年相比,两类机构总诊疗人次增长111.5%,比重提高8.2个百分点。
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全省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3433.3万人次,出院人次数达167.3万人次,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32.5%和94.7%。乡镇卫生院诊疗、住院人次分别为7974.3万人次,200.9万人次,分别增长16.1%和51.4%;村卫生室诊疗人次为8355.6万人次,增长7.1%。
(三)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医师工作负荷加大。
“十一五”期间,全省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不断提高,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缩短。2010年全省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81.2%,较2005年相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医院87.0%,提高10.4个百分点;卫生院61.5%,提高15.0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1日,比2005年缩短0.2日,其中:医院9.4日,缩短0.5日;卫生院5.1日,缩短0.6日。
医师工作负荷加重。2010年卫生部门五级综合医院的医师日均担负11.7个诊疗人次和2.1个住院床日,与2005年相比,门诊增加2.3次,住院增加0.3日。乡镇卫生院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增加0.2日。
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及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等方式,我省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改善。2010年,医疗机构入院前后诊断符合率为99.4%,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99.7%,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8.7%,院内感染率为0.8%,术后感染率为0.1%,各项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医院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由2005年的88.4%提高到93.7%,医院病死率由1.2%下降到0.9%。
(四)基层医疗机构病人费用初步下降,医院病人费用涨幅得到控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初现下降趋势。2010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61.2元,按当年价格比2005年下降21.6%(扣除物价影响因素,按可比价格下降31.9%);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2995.35元,按当年价格较2005年下降23.9%(按可比价格下降33.8%)。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为55.4元,住院病人人均费用为1759.9元,按可比价格分别比2005年增长8.9%和11.1%,明显低于医院的涨幅,环比增幅下降。社区机构费用下降、卫生院费用涨幅得到控制,表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医院医药费用呈上涨态势,但涨幅得到控制。2010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费用153.7元,按可比价格较上年上涨7.9%,较2005年上涨22.1%(2010环比增长比率7.9%明显低于2009年的15.6%);平均每出院者次均医疗费用7532.5元,按可比价格较上年上涨3.9%,较2005年上涨14.3%(2010年环比增长比例3.9%明显低于2009年的13.1%)。
三、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
“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防控功能日益健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科学应对,圆满完成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H1N1流感应对,三聚氰氨婴儿奶粉事件处置,雨雪冰冻灾害救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及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卫生保障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取得重大成绩。
(一)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五年,全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救治体系。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1个、其他112个。设立卫生监督所(中心)14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1个、其他118个。与“十五”期末相比,卫生监督机构增加23个。五年来,全省完成以急救中心和传染病院(区)为主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工作体系。
(二)着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善。
一是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快速蔓延势头基本得到遏制。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53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815例;死亡5829例。全省累计4787例艾滋病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94.9%以上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二是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为重点内容,确保提高肺结核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该策略在全省覆盖率达100%。2006年-2010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为5.8、6.8、6.9、7.2、7.4万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分别为83.7%、87.5%、84.5%、87.9%和90.7%,治愈率分别为91.1%、91.9%、92.3%、92.1%和91.7%%,均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是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积极探索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参与粤沪闽桂浙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1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12个县(区)维持传播阻断状态,血防成果得以继续巩固。
四是有效落实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完善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防治队伍和能力建设。2005-2010年期间,全省123个县级监测单位(包括东莞市和中山市)共定量监测了20.8万户居民食用盐,至2010年,全省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5.55%;目前123个县区均达到《全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所确定的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在4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中,全部完成了饮用水的水改工程,水氟含量全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25个病区县地达到了地氟病的控制标准。
五是加强职业病防治。落实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措施,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对疑似职业病人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六是逐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专业防治队伍逐步壮大,逐步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肿瘤登记系统和伤害监测系统。加大慢病的健康教育,共有11地市和21县/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活动。在部分县区开展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的早诊早治工作,截至2010年,分别筛查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高危人群5万人、0.2万人、6.4万人、12万人。根据2009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逐步规范化管理慢性病人,2009、2010年分别规范化管理慢性病人59万、120万。
(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
“十一五”期间,实施针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疾病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适龄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3%、98.4%、98.7%、98.3%、99.2%。
“十一五”期间,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69741例,死亡1137人,报告发病率为694.90/10万,死亡率为1.18/10万,病死率为0.17%。
2010年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7002例,死亡1065人,发病率为225.15/10万,死亡率为1.11/10万,病死率为0.49%。与上年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了7.81%和1.90%。全年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炭疽和白喉无发病、死亡外,其他病种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梅毒、乙肝、淋病和丙肝,占发病总数的90.71%。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丙肝和乙肝,占死亡总数的94.74%。
2010年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452739例,死亡72人,发病率为469.74/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0.02%。与上年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100.87%和129.85%。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占发病总数的99.70%。死亡的病种有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斑疹伤寒和流感。
(四)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免费增补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等项目,全省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2010年,全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8.60%、住院分娩率97.7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88%。农村住院分娩率由2005年81.85%提高到2010年的95.10%,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比2005年下降34.69%,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妇幼保健和规划免疫工作的加强,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据妇幼卫生年报,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17.44/10万下降到2010年13.1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9.76‰下降到6.05‰,婴儿死亡率从8.09‰下降到4.83‰,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我省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09年我省居民期望寿命75.3岁(男性72.4岁,女性77.8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男性66岁,女性70岁)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男性67岁,女性75岁);婴儿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19‰);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10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万)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1/万)。
(五)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进展。
五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卫生创建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达到“十一五”规划要求,各项工作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农村累计改水受益达9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底的75.02%提高到83.9%,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5年底的75%提高到85.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6年底的65.28%提高到77.7%。至2010年底,我省共有国家卫生城市11个,国家卫生镇85个,省卫生城市23个,省卫生镇63个;省卫生村4995个。全省有42个城市灭鼠、34个城市灭蝇、14个城市灭蚊、3个城市灭蟑螂工作达到国家或省的规定标准。建立了覆盖全省93个主要涉农县(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实现农村县(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全覆盖。
截至2010年12月底,2009年度和2010年度农村改厕项目已共完成23.6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所有县区100%完成任务。
(六)食品安全监管与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条件逐步改善,各项监督管理不断强化,人民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2010年,全省卫生审查建设项目21917个,其中新建20435个,改、扩建1457个,其他25个。经审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评定为严重者189个,一般为488个。全年竣工验收未通过项目1013个。
2010年,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实际监督19.0万户,监督覆盖率达77.7%;实施监督户次数37.4万户,合格33.6万户,合格率90.3%。其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合格率90.8%,生活饮用水卫生89.5%,职业卫生79.7%,放射卫生87.6%,学校卫生93.8%,医疗卫生92.5%,传染病防治90.4%,采供血99.0%。
四、医疗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参保及参合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以较低的筹资水平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
2010年,全省乡镇和行政村覆盖率均为100%,参合人口2726.5万人,参合率达99.2%,与2005年相比,参合率提高48.7个百分点。新农合筹资标准达每人每年162.5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27.4元,个人缴费34.8元。
2010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筹资总额达44.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亿元,占3.6%;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3.1亿元,占74.2%;农民个人缴费9.4亿元,占21.1%;利息收入及其他渠道筹资2666.4万元,占0.6%。全省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40.1亿元,累计受益2436.0万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尤其是住院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省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卫生工作成效显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
一是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期间,卫生人员总量增加18.6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4.9万人;同时,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本科及以上占27.6%(比2005年提高6.7百分点)。床位年均增加1.8万张,2010年达到30.0万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005年的1.28人增长到2010年的1.73人,注册护士由1.07人增长到1.70人,医疗机构床位由2.28张增长到3.08张。2005-2008年期间,全省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3.6%,增长速率逐年加快。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15.1%提高到2008年的21.8%,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34.0%提高到2008年的36.1%,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08年的42.0%。
二是医疗服务利用大幅度增加,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十一五”期间,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原来受到压抑的医疗需求得到了释放,医疗服务利用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省诊疗量超过6.0亿人次、住院量达1024.7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9亿人次、446.4万人。基层医疗机构病人费用初步下降,医院病人费用涨幅得到控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措施已见成效。
三是疾病控制取得实效,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强疾病预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治政策、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等,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改善。五年间,住院分娩率提高9.6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下降24.7%,婴儿死亡率下降40.3%,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四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实现全面覆盖。“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覆盖的转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覆盖面快速扩大, 2010年,全省参合率达到99.2%,人均筹资达到162.5元,其中政府补助78.4%,有效减轻了居民就医负担,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益,促进了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