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2010年广东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通报
时间:2010-11-29 17:26:48 来源: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省卫生厅今日通报我省艾滋病防治情况。
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039例,其中病人7469例;死亡5404例。今年我省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全省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从2004年全国第四位逐步下降到了第六位。据专家估测,经过14年的努力,全省共减少了约12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减少了社会经济损失约400多亿元。
我省艾滋病疫情总体较为平稳
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呈现4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总体较为平稳,疫情分布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2008、2009、今年1-10月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数分别为5557例,6273例和5172例。二是艾滋病传播从既往的经注射吸毒为主发展为经性传播为主。三是病例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逐步向较高年龄组扩散,50-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四是逐步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人数从2008年的1349例增加到今年1-10月的1905例。五是感染者中的流动人口病例多。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感染者中有42.6%为流动人群。
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基本形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06-2010年)》,明确了我省近5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和原则,提出了防治策略和措施。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副省长雷于蓝多次参加了“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深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看望艾滋病患者,慰问医护人员,引起了社会的良好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省政府成立了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由雷于蓝副省长任主任,成员单位由32个省直有关单位和7个重点市组成,进一步强化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省财政每年安排了2000万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省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各市、县(区)政府也不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一些疫情严重地区实行了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司法、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红丝带宣教中心”、“爱之关怀”等40多个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干预、病人关怀等活动。在全省已经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
我省继续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省防艾委成立了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对省直机关单位以及广州、深圳等11个重点地市的党政领导共6000多人进行了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各地市、县(区)也开展了逐级宣讲工作;卫生、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公安、司法、铁路部门针对监管人员及流动人口加强开展艾滋病宣教教育和培训;省防艾办连续5年在广东卫视、珠江频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播放刊登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各地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据调查,我省的第一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从2005年的63.3%提高到了2009年的80.0%。
监测检测体系得到完善
目前,全省共建立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证中心1个,确证实验室22个,筛查实验室(检测点)618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HIV检测网络。年检测量达400多万人次。另外,我省还加快了CD4检测用流式细胞仪的配置,到今年底,全省21个地市除两个疫情较轻的地级市外将均具备CD4检测能力。
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制定下发《广东省艾滋病监测工作方案》,监测面逐年扩大。2010年,全省共建立119个监测哨点,覆盖了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无偿献血人群等高危或重点人群。从2005年开始,全省所有司法、公安系统监管场所全部全年对新入所(监)的被监管人员进行全员HIV抗体检测。
“四免一关怀”政策逐步落实
一是免费抗病毒治疗和自愿咨询检测全面开展。目前,全省除潮州、梅州和清远市外共有18个地市及监狱系统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我省累计免费抗病毒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10月底,我省累计治疗成人4324人,正在治疗病人达3428人,累计治疗儿童70人,正在治疗儿童59人。各地也逐步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目前,全省建立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223个,今年1-10月提供免费咨询387人次,检测3.56万人次,初筛阳性801人。
二是免费母婴阻断工作逐步铺开。各地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利用当地的医院、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对适龄妇女进行宣传、咨询和检测。今年1-9月共筛查孕产妇77万人次,并为HIV抗体阳性的219名孕妇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等阻断措施。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教育部门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并制定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交书杂费的政策。民政部门专门制定了《艾滋病患者生活困难救助计划》,逐步建立起艾滋病防治与救助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台山、阳东等地建立了“关爱之家”,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活动场所,台山市对艾滋病患者及患者遗孤发放生活救助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共136人次得到各类关怀救助,其中127人获得民政部门生活救助。
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美沙酮维持治疗及针具交换取得进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59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获批准,已开诊56个,基本覆盖了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和吸毒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累计治疗21517名病人,累计参加治疗的HIV感染者890人,对尚无条件开展药物维持治疗的地区,开展针具交换,今年1-10月,全省的125个针具交换及营销点共发放清洁注射器21.5万支,有效地遏制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快速传播的势头。二是安全套推广使用稳步推进。省卫生厅、省计生委、省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推动我省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三是积极探索男男同性行为干预工作。针对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势头,我省在珠三角7个地市及清远、湛江等地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该人群预防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模式。
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不断规范
我省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的行为,卫生监督机构将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医疗机构纳入日常监督范围,血液安全日益得到保障。我省将采供血机构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统一纳入了全省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我省血液质量安全的管理。
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我省积极申报,在第一轮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基础上增加到目前第二轮的12个,覆盖了8个地级市,覆盖的地区、人群范围明显扩大,综合示范区通过以宣传教育、检测咨询、行为干预、母婴阻断、治疗和关怀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各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研攻关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中山大学“广东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项目”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的立项资助。我省将艾滋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列入了《广东省社会发展“十一五”科技规划》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同时,我省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引进了中美合作全球艾滋病防治项目(GAP)、中盖艾滋病项目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等,在艾滋病监测检测、能力建设、行为干预、同性恋研究、性服务小姐研究等领域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039例,其中病人7469例;死亡5404例。今年我省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全省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从2004年全国第四位逐步下降到了第六位。据专家估测,经过14年的努力,全省共减少了约12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减少了社会经济损失约400多亿元。
我省艾滋病疫情总体较为平稳
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呈现4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总体较为平稳,疫情分布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2008、2009、今年1-10月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数分别为5557例,6273例和5172例。二是艾滋病传播从既往的经注射吸毒为主发展为经性传播为主。三是病例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逐步向较高年龄组扩散,50-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四是逐步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人数从2008年的1349例增加到今年1-10月的1905例。五是感染者中的流动人口病例多。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感染者中有42.6%为流动人群。
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基本形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06-2010年)》,明确了我省近5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和原则,提出了防治策略和措施。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副省长雷于蓝多次参加了“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深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看望艾滋病患者,慰问医护人员,引起了社会的良好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省政府成立了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由雷于蓝副省长任主任,成员单位由32个省直有关单位和7个重点市组成,进一步强化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省财政每年安排了2000万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省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各市、县(区)政府也不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一些疫情严重地区实行了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司法、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红丝带宣教中心”、“爱之关怀”等40多个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干预、病人关怀等活动。在全省已经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
我省继续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省防艾委成立了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对省直机关单位以及广州、深圳等11个重点地市的党政领导共6000多人进行了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各地市、县(区)也开展了逐级宣讲工作;卫生、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公安、司法、铁路部门针对监管人员及流动人口加强开展艾滋病宣教教育和培训;省防艾办连续5年在广东卫视、珠江频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播放刊登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各地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据调查,我省的第一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从2005年的63.3%提高到了2009年的80.0%。
监测检测体系得到完善
目前,全省共建立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证中心1个,确证实验室22个,筛查实验室(检测点)618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HIV检测网络。年检测量达400多万人次。另外,我省还加快了CD4检测用流式细胞仪的配置,到今年底,全省21个地市除两个疫情较轻的地级市外将均具备CD4检测能力。
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制定下发《广东省艾滋病监测工作方案》,监测面逐年扩大。2010年,全省共建立119个监测哨点,覆盖了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无偿献血人群等高危或重点人群。从2005年开始,全省所有司法、公安系统监管场所全部全年对新入所(监)的被监管人员进行全员HIV抗体检测。
“四免一关怀”政策逐步落实
一是免费抗病毒治疗和自愿咨询检测全面开展。目前,全省除潮州、梅州和清远市外共有18个地市及监狱系统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我省累计免费抗病毒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10月底,我省累计治疗成人4324人,正在治疗病人达3428人,累计治疗儿童70人,正在治疗儿童59人。各地也逐步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目前,全省建立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223个,今年1-10月提供免费咨询387人次,检测3.56万人次,初筛阳性801人。
二是免费母婴阻断工作逐步铺开。各地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利用当地的医院、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对适龄妇女进行宣传、咨询和检测。今年1-9月共筛查孕产妇77万人次,并为HIV抗体阳性的219名孕妇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等阻断措施。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教育部门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并制定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交书杂费的政策。民政部门专门制定了《艾滋病患者生活困难救助计划》,逐步建立起艾滋病防治与救助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台山、阳东等地建立了“关爱之家”,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活动场所,台山市对艾滋病患者及患者遗孤发放生活救助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共136人次得到各类关怀救助,其中127人获得民政部门生活救助。
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美沙酮维持治疗及针具交换取得进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59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获批准,已开诊56个,基本覆盖了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和吸毒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累计治疗21517名病人,累计参加治疗的HIV感染者890人,对尚无条件开展药物维持治疗的地区,开展针具交换,今年1-10月,全省的125个针具交换及营销点共发放清洁注射器21.5万支,有效地遏制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快速传播的势头。二是安全套推广使用稳步推进。省卫生厅、省计生委、省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推动我省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三是积极探索男男同性行为干预工作。针对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势头,我省在珠三角7个地市及清远、湛江等地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该人群预防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模式。
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不断规范
我省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的行为,卫生监督机构将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医疗机构纳入日常监督范围,血液安全日益得到保障。我省将采供血机构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统一纳入了全省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我省血液质量安全的管理。
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我省积极申报,在第一轮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基础上增加到目前第二轮的12个,覆盖了8个地级市,覆盖的地区、人群范围明显扩大,综合示范区通过以宣传教育、检测咨询、行为干预、母婴阻断、治疗和关怀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各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研攻关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中山大学“广东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项目”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的立项资助。我省将艾滋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列入了《广东省社会发展“十一五”科技规划》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同时,我省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引进了中美合作全球艾滋病防治项目(GAP)、中盖艾滋病项目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等,在艾滋病监测检测、能力建设、行为干预、同性恋研究、性服务小姐研究等领域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