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抓好免疫规划 建设健康广东
时间:2011-04-25 17:51:30 来源:
(粤卫信)4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预防接种日”,为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卫生部决定于2011年4月25日至30日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
我省自1978年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落实预防接种,全省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1320万多人,减少死亡48万多人。连续1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8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流脑、乙脑等发病率稳步下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由于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流动儿童较多,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难度大等原因,我省免疫规划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扩大免疫规划顺利实施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于2008年9月1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7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由8种增至15种。至2010年我省已全面落实将麻风腮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免疫规划服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2010年全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白破、麻疹、乙肝、乙脑等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维持无脊灰状态成效显著
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导致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留下瘫痪后遗症,俗称“小儿麻痹症”。1956~1963年,我省脊髓灰质炎发病呈流行态势,每年发病数千例,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1964年,我省开始使用脊灰疫苗进行预防接种,1978年将脊灰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1989年起实施消灭脊灰规划,脊灰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93年,我省部分地区出现脊灰野病毒病例的流行,全省发病仍有上百例。1993年以来,在加强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我省连续开展了36轮声势浩大的消灭脊灰强化免疫和“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迅速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我省于2000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无脊灰证实,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17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
麻疹疫情大幅下降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使用麻疹疫苗以前,几乎人人都要患麻疹,因此民间有“孩子出过疹(麻疹)和痘(天花),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1967年我省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实施免疫免疫,1986年,开始执行两剂次免疫程序,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07期间,每年全省发病仍有11000例左右。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2009年、2010年我省连续两年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对1995万8月龄~14周岁儿童、560万8月龄~4周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初始和后续强化免疫活动,麻疹发病连续3年减少,2009年和2010年与上一年相比,报告发病数分别减少86.1%和69.64%,麻疹发病降至有疫情报告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儿童乙肝防控成绩显著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造成的可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可造成慢性肝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极高。1992年我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7.85%,居全国首位。我省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自2005年6月1日起,对全省所有新生儿(含流动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8年,我省开展了2002至2006年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2009年开展了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截止2010年12月31日,2010年全省共接种新生儿166.9万人,补种15岁以下人群564.6万人。2009年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38%,较1992年(16.72%)下降了97.72%。通过乙肝疫苗接种,我省共减少了360万HBsAg携带者、90万慢性肝病者、10.8万肝硬化患者和0.36万肝癌患者。
其他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省连续8年未报告白喉病例;百日咳报告发病率连续8年低于0.1/10万。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2010年乙脑发病率仅为0.05/10万,比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的0.45/10万前下降88.71%,达到了有疫情记录以来历史最低点。流脑发病维持在极低水平,2010年报告发病率为0.009/10万。
专家呼吁:
有史以来,传染病就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疫苗的发明及其对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最了不起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免疫规划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显著、影响最广泛、成本效益最高的工作。疫苗接种和干净的水一样成为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请家长按时携带儿童接种疫苗。
我省自1978年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落实预防接种,全省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1320万多人,减少死亡48万多人。连续1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8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流脑、乙脑等发病率稳步下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由于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流动儿童较多,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难度大等原因,我省免疫规划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扩大免疫规划顺利实施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于2008年9月1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7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由8种增至15种。至2010年我省已全面落实将麻风腮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免疫规划服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2010年全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白破、麻疹、乙肝、乙脑等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维持无脊灰状态成效显著
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导致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留下瘫痪后遗症,俗称“小儿麻痹症”。1956~1963年,我省脊髓灰质炎发病呈流行态势,每年发病数千例,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1964年,我省开始使用脊灰疫苗进行预防接种,1978年将脊灰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1989年起实施消灭脊灰规划,脊灰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93年,我省部分地区出现脊灰野病毒病例的流行,全省发病仍有上百例。1993年以来,在加强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我省连续开展了36轮声势浩大的消灭脊灰强化免疫和“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迅速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我省于2000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无脊灰证实,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17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
麻疹疫情大幅下降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使用麻疹疫苗以前,几乎人人都要患麻疹,因此民间有“孩子出过疹(麻疹)和痘(天花),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1967年我省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实施免疫免疫,1986年,开始执行两剂次免疫程序,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07期间,每年全省发病仍有11000例左右。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2009年、2010年我省连续两年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对1995万8月龄~14周岁儿童、560万8月龄~4周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初始和后续强化免疫活动,麻疹发病连续3年减少,2009年和2010年与上一年相比,报告发病数分别减少86.1%和69.64%,麻疹发病降至有疫情报告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儿童乙肝防控成绩显著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造成的可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可造成慢性肝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极高。1992年我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7.85%,居全国首位。我省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自2005年6月1日起,对全省所有新生儿(含流动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8年,我省开展了2002至2006年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2009年开展了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截止2010年12月31日,2010年全省共接种新生儿166.9万人,补种15岁以下人群564.6万人。2009年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38%,较1992年(16.72%)下降了97.72%。通过乙肝疫苗接种,我省共减少了360万HBsAg携带者、90万慢性肝病者、10.8万肝硬化患者和0.36万肝癌患者。
其他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省连续8年未报告白喉病例;百日咳报告发病率连续8年低于0.1/10万。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2010年乙脑发病率仅为0.05/10万,比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的0.45/10万前下降88.71%,达到了有疫情记录以来历史最低点。流脑发病维持在极低水平,2010年报告发病率为0.009/10万。
专家呼吁:
有史以来,传染病就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疫苗的发明及其对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最了不起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免疫规划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显著、影响最广泛、成本效益最高的工作。疫苗接种和干净的水一样成为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请家长按时携带儿童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