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武汉重启 广东援鄂医疗队57名“硬核”守护者归来

时间:2020-04-08 23:21:19     来源:本网


  微信图片_20200408232250.jpg

微信图片_20200408232331.jpg

微信图片_20200408232415.jpg

  云散月明之时,武汉解封;春暖花开之日,战士归来。

  4月8日下午,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二批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57名队员完成使命,从武汉乘专机顺利回到家乡。“我们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57名队员,今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个不少地回来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副院长、第二批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长张挪富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中山大学副校长肖海鹏、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等到广州白云机场迎接。

  “大家始终坚守出征时的铮铮誓言,用生命守护岁月静好,用行动诠释医者责任与担当,以高尚无私的医德医风和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救治病患、抗击疫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立了战功。”刘冠贤向医疗队队员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希望队员们集中休整后,早日与家人团聚,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归工作岗位,继续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你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面,2月1日就驰援武汉。现在又以‘绝命后卫师’的担当,最后撤离。你们不畏风险,舍小家、顾大家,工作在最艰苦、最高风险的 ICU。你们所作出的贡献感动武汉、感动中国,为我们广东医生树立了榜样,树立了标杆。”迎接现场,肖海鹏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和其他的抗疫战士们,是真正的英雄、最美的逆行者,你们平凡而伟大,我们为你们点赞,为你们骄傲,向你们致敬。”

  面对这支战斗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战场、最前沿阵地的队伍,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说,队员们用不问生死的英雄气概,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广东人所特有的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武汉抗疫这一战中贡献广东智慧,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说:“祝贺大家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感谢大家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救治无数患者,造福很多家庭;希望同志们安心修养、尽快恢复身体体能,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投入新的工作、新的生活,取得新的业绩。”

  此次返回的队员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人、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等广州医疗机构26人、佛山医疗机构4人。

  “我们是这家医院23个医疗队里,最后一个撤离的队伍。”据张挪富介绍,这支队伍分别于2月1日和2月7日抵达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到4月8日返回这天整整68天。今天正逢武汉解封,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医疗队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期间一共收治96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插管通气79名,39人顺利出院。

  “托底”院士团队:最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1月23日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驰援武汉,是第一位奔赴前线参与救治的广东医生。次日,他便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七楼ICU病房,这里是全国最早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80后的桑岭从置身于这个国内疫情最初的“暴风眼”之后,连续76天,他一天都没有停下来休息,“我是组长,负责带领整个团队参与战疫,我不上谁上?”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学生,他不负重托,展现医者担当。

  钟南山院士对他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连连点赞:“桑岭医生是我们ICU团队里非常优秀的年轻医生,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他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号召,一个人历经周折到达武汉,主要支援金银潭医院ICU的工作,他管理的都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特别是对垂危患者的肺部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使得很多病人能够在极危重的情况下都挽救回来了。”

  2月1日,广医一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在张挪富的带领下,一行7位战士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星夜驰援武汉,在武汉协和西院连续奋战60多天。

  最初来到武汉协和西院,这里已经收治两百多名重症患者,但由于缺少ICU床位与医护人员,无法实施气管插管治疗。作为院士团队,张挪富勇于担当,他主动提出接管ICU,承担全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ICU开展工作后,为保证医疗质量,张挪富带领团队快速开通与广医一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并于2月11日实现首次与钟南山院士的远程视频会诊,至今,已成功与后方远程视频会诊6次,累计会诊患者5人。其中一名危重患者已成功转出ICU并出院。此外,还开通了ICU病房内外的视频图像实时传送系统和手机、对讲机的沟通配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ICU床位不能满足全院危重病人数量的需求矛盾,张挪富大胆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在普通隔离病区开展有创通气和配备足够的高级无创呼吸机的建议,意见被当场采纳和执行,全院16个病区均纷纷设立小型ICU,增加2套有创通气设备和4套大无创通气设备,医院组织麻醉科成立“气管插管小分队”,尽早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早期干预患者的病情变化,大大缓解危重病人救治不及时的困难局面。

  面对疫情:“我先上”,面对困难:“我能行”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12名队员也是一支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医疗队伍。从2月8日起,这支队伍驰援湖北武汉协和西院ICU。他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用娴熟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医疗诊治,用“无声”的沟通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成功为多名新冠危重患者顺利拔管。广药大附一院医疗队所在的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零感染、零差错,零意外”,抢救成功率节节攀升,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称号。队长谭杰被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明办授予“广州好人”称号,被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白衣卫士”称号。

  “我是党员,我先上。”2003年曾赴京抗击非典一线的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呼吸科主任谭杰,得知医院要组建驰援湖北医疗队,便第一个报了名。“我是老党员,也是老医生,这个时候我就要第一个上,这是我的责任!”临危受命,谭杰被任命为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队长,带领11名队员前往武汉,全力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出发前,他与80多岁瘫痪在床的母亲告别:“妈,我要去外地出差一段时间,很快就回来。”以免母亲担心,谭杰对于抗击疫情只字未提,就如十七年前他瞒着父母,只身北上抗击非典一样。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能行。”在抗疫前线,医疗队员们常常需要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期间不食不休。长时间、高强度的医疗工作,时刻绷紧的神经,厚重的防护服带来的操作不便,护目镜时而起雾影响视线,脸颊、鼻梁和额头的皮肤受压带来的刺痛感……面对重重困难,医疗队员们都一一想办法克服。例如在ICU里,需要给患者进行插管、留置胃管、抽血、输液等操作,这些操作在平时一点都不难,但在一身严实的防护服、紧箍的护目镜下,笨重的身体夹带着各种不适及疼痛,就变成了难度不小的“挑战”。但医疗队员们坚信“我能行”,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操作,尽管厚重的“战袍”早已被汗水浸湿,起水雾的护目镜也只剩下微小的聚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