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现场总结会召开
时间:2020-12-31 18:43:09 来源:本网
12月30日,全省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现场总结会在河源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召开。会议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加快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祝生通报了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情况。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再接再厉、系统推进,全面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要强化担当作为,形成攻坚合力,全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打下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7年起,各相关地市迅速掀起47家中心卫生院‘三年建成,五年形成服务能力’的大会战、攻坚战。今日,全省47家中心卫生院已如期全面完成升级建设任务,标志着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12月30日,距离2021年新年还有不到2天,广东省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现场总结会上传来了这一新年好消息。
打造“头号工程”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着力打造“顶天立地”广东医疗卫生大格局。201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投入500亿元,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就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把升级建设47家中心卫生院作为强基层的“头号工程”。
我省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各地市和县(区)将项目建设列为重要民生实事,建立倒逼机制,由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挂图作战、特事特办,克服项目用地、建设资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重困难,坚决完成建设任务。
2018年8月,江门市台山汶村镇中心卫生院(现台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第一家建成开业的卫生院,为全省开了一个好头。此后,46家中心卫生院紧随其后,至今全面完成升级建设任务。
乡镇“医路向前”
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现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是47家中心卫生院之一。2006年毕业后,该院普外科医生赖铁锋在河源当地工作至今,也见到了许多患者因为医疗环境简陋、技术水平落后而外流到深圳、惠州等地就医。“这不仅会延误他们的最佳治疗时间,还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让赖铁锋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年有一位因车祸发生下肢骨折、骨头外露的重伤者,无奈于当地技术条件有限,最终只能转到1-2个小时车程外的惠州市区医院进行抢救。这也直接导致了伤者失血过多,进入ICU病房。“所幸最后救回来了。”
这件事也成为赖铁锋心中的一个疙瘩。如今,他可以自信地说:“医院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绝对可以让这类患者得到及时优质的治疗。”
这样的改变,是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前后对比的一个真实缩影,政策和资金沉下去,就是为了让成效浮出水面。通过建设和搬迁,47家中心卫生院发生蜕变,实现“六大升级”。
在院容院貌升级方面,平均每家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基本达到中等县级人民医院平均水平,全部配置远程医疗设备,可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
在设施设备升级方面,各院共计拥有万元以上设备0.97万台,平均每家206台,超七成为升级建设后的新增设备。设施设备的全面更新升级,为院内开展较高等级的二、三级手术和病种诊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打下来了,技术水平发展如何?“一级诊疗科室得到健全,二级科室设置不断扩展。”不仅如此,通过对口三甲医院和县域医共体的帮扶,已有32家中心卫生院形成特色专科,同比增加77.7%。如,阳江市升级建设的阳春市春湾中心卫生院(阳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开设了儿科、消化内科、ICU等6个专科,阳西县儒洞中心卫生院(阳西县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医专科特色,2019年中医药诊疗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500余人次,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47家平均能够治疗近1400种病种、开展100余种手术和诊疗,分别提高167.8%、50.4%,其中31家已具备完成部分高难度三、四级手术的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升级,为城乡居民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了便利。
强基层,关键是强人才。人员流失率从升级前的3.4%下降到2.0%,是47家中心卫生院人员招得来、留得住的成绩单。目前,各院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其中医生3384人、护理人员4356人,分别增长45%、50.8%;高级职称执业医师从197人增加到451人,增幅高于全省县级医院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韶关市在强基工作中通过“丹霞英才”等多种方式,为市内3家中心卫生院共引进300余名实用性人才。高学历和高职称医务人员的增加,带动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如今,韶关市翁城中心卫生院(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已能开展椎体成形术等骨科四级手术。
在运行机制升级方面,广东于2017年在全国创新性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两个允许”,并结合广东实际细化为“六个允许”,中心卫生院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此外,47家中心卫生院纳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均衡化。这也直接推动云浮市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明显提升该市县域住院率。2020年第三季度,云浮市县域平均住院率91.8%,在全省15个设有县市的地市中排第1。
多措并举下,47家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全面升级。目前共计实际开放床位1.1万张,较建设前增长82.3%,单日可提供0.6万人次住院服务,开展近600台手术,分别提高53%、103.6%,住院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单日可提供2万门诊人次服务,提高了33.4%,诊疗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47家中心卫生院已有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2020年10月,门诊总量达57.2万人次,住院总量达3.3万人次,分别较升级建设前同期平均水平增长25.6%、21.3%,初步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跨越式发展。
这也是我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悉,我省在2019年全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绩效考核中荣获全国第一。
老医院描绘新画卷
“接下来要多注意运动,但要量力而行,让伤口慢慢恢复。”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首席专家陈庠仑细心叮嘱患者。该患者是一名工人,不久前在施工中不小心被电锯割伤右腿,创口较深且污染较重。在以往,这样的伤情只能在该院简单包扎后转院。得益于对口帮扶政策,原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医务部部长、现任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副会长的陈庠仑派驻到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不仅看病治病,更参与临床带教。在他的教导下,2019年从肇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的黄瑞立已经是一名助理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开放性骨折的皮瓣修复和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以及各类骨折处理。
不仅如此,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力帮扶下,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现已具备开展泌尿、普外、妇产、肛肠等传统及腔镜微创手术的技术条件,真正实现为当地20万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完成升级建设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
陈祝生表示,当前,中心卫生院仍然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支撑不足、服务项目收费及医保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对47家中心卫生院“三年建成,五年形成服务能力”的要求,持续优化服务、提升能力,把建设成果转化为惠及广大基层群众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